中國人民銀行日前發布的《中國區域金融運行報告(2023)》顯示,2022年,區域經濟金融運行主要呈現區域發展平衡性協調性增強、內需規模擴大、外需穩定增長、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等特點。
報告稱,當前國際經濟增長放緩,通脹仍處于高位,地緣政治沖突持續,發達國家央行政策緊縮效應顯現,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加劇。國內經濟運行面臨新的困難挑戰,主要體現為國內需求不足,一些企業經營困難,重點領域風險隱患較多,但中國經濟具有巨大的韌性和潛力,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報告顯示,人民銀行將精準有力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全力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為實體經濟提供更有力支持。繼續發揮好已投放的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資金作用,增強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的引導作用,有效帶動激發民間投資。
同時,人民銀行將關注物價走勢邊際變化,保持物價水平基本穩定。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帶動作用,繼續加大對普惠金融、綠色發展、科技創新、基礎設施建設等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綜合施策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完善市場化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發揮政策利率引導作用,持續釋放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效能和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重要作用,推動企業融資和居民信貸成本穩中有降。
此外,《報告》提到構建金融有效服務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創新體系,繼續加大對企業穩崗擴崗和重點群體創業就業的金融支持力度。兼顧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堅決防范匯率超調風險。推進金融高水平雙向開放,提高開放條件下經濟金融管理能力和防控風險能力。(記者 姚進)
轉自:經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