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涉旅板塊的多家上市公司發布三季報。在數十家涉旅企業(包含旅行社、酒店、航空公司、景區等)中,多家上市航空公司第三季度實現扭虧為盈,旅行社實現營收數倍增長,酒店凈利潤同比增長超三成,多家景區則實現營收利潤均超疫前水平。隨著出境游逐步恢復,旅游市場加速回暖,消費信心不斷增強,旅游業回血幾何?
1.旅行社
全年能否盈利 關鍵看第四季度
今年以來,隨著出境團隊游重啟,旅行社迎來春天。從第三季度業績報告來看,眾信旅游(002707.SZ)、嶺南控股(000542.SZ)等均實現盈利,其中眾信旅游實現營業收入12.61億元,同比增長748.2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865.60萬元,同比增長195.51%;嶺南控股營業總收入12.34億元,同比增長157.20%,歸母凈利潤2994.86萬元,同比增長601.59%。
大幅增長主要受益于出境團隊游第三批國家和地區名單的公布,出境游加速復蘇,旅游行業回暖提速,加之國家各項宏觀政策的扶持促進,旅游業的經濟帶動效應正在逐步顯現。
然而部分旅行雖然營收增長,但依然處于虧損狀態。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4.83億元,同比增長69.25%,歸母凈利潤-2.36億元,虧損同比縮小9.08%。
從前三季度數據來看,旅行社仍然處于回血階段,尚未恢復至疫前水平??v使眾信旅游、嶺南控股前三季度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0.53億元、24.85億元,分別實現凈利潤0.14億元、0.52億元,但分別只恢復到了2019年同期的21.41%、40.34%。
值得關注的是,隨著暑期、國慶黃金周等旺季結束,旅游價格回調,旅行社能否取得全年盈利,需看第四季度的業績表現。
分析人士指出,出境游市場復蘇態勢將影響旅行社企業接下來的市場表現。根據嶺南控股(000524)廣之旅發布的《2024年寒假春節出境游趨勢報告》顯示,預計明年寒假尤其是春節黃金周出境游將仍以團隊游形式為主,春節黃金周出境游價格較2023年國慶黃金周同比基本持平。廣東省旅行社行業協會會長、廣之旅董事長兼總裁趙文志表示,旅游市場即將迎來出境游業務重啟之后的首個寒假和春節,預計出境游市場整體熱度將全面超越2023年暑假及國慶黃金周,針對覆蓋面更廣的出游人群,旅行社將加大出境旅游產品供應以匹配不同市民游客的出行需求,助力行業加速回暖。
根據民航局的最新消息,從冬春航季換季情況看,共有116家航空公司的每周6502班,共13004架次客運航班計劃申請獲得批復,涉及65個境外國家,航班計劃量約為2019年冬春航季的70.7%。
2.酒店
中高端市場 成為增長主引擎
酒店方面,隨著旅游市場復蘇,各酒店集團也實現了快速增長。根據日前發布的第三季財報,錦江、首旅、華天、君亭前三季度的營業收入、凈利潤均相比2022年同期提升,提升幅度都超過30%,錦江集團前三季凈利潤增長甚至達到1783.69%。
僅從第三季單季看,酒店業態也呈上揚態勢,而這不只與去年同期低基數相關。錦江、首旅、華天集團不僅迎來營收凈利的雙增長,還已在利潤等多項指標上遠超2019年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受暑假、國慶假期出游旺季加持,三家酒店集團第三季收入、凈利潤都幾乎占了前三季總額的二分之一。
酒店市場營收提升,自然離不開商務、休閑游客人數的增長:包括華住、錦江、首旅在內的酒店平均出租率均穩步恢復至2019年的90%以上。不過,從經營數據看,房價的增長也是原因之一。記者觀察到,各酒店集團三季度的平均房價(ADR)同比2022年、2019年都有不同程度上漲,而這也推動了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RevPAR)的進一步增長。
例如,第三季度,錦江酒店境內酒店的平均RevPAR為190.36元,是2019年同期1.13倍,ADR則為190.36元,是2019年同期1.23倍。首旅如家全部酒店ADR超過2019年同期29.6%,RevPAR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105.5%。華住旗下以漢庭酒店為代表的經濟型酒店,第三季度日均房價達到了247元,相比2019年增長了32.1%。
而在住宿業務之外,更多業態、場景也在助力酒店收入增長。包括餐飲、零售等在內的新業態,正在加速酒店轉型、甚至成為品牌塑造核心優勢。比如亞朵,酒店之外持續發力場景零售業務、雙引擎驅動,在市場恢復中很快居于前列。財報數據顯示,二季度,亞朵集團實現營收10.93億元,同比增長112.3%;調整后凈利潤2.49億元,同比增長312.9%;實現GMV達2.7億元,同比增長283.9%。其中,睡眠品牌“亞朵星球”在第二季度的GMV貢獻占比接近九成。
從數據看,酒店業在加速恢復的同時,也在發生著結構變革——強者愈強的趨勢日益明顯。錦江、華住等大型品牌,占據市場份額大的同時,增長也更加迅猛;以亞朵為首的年輕品牌也憑借鮮明特色備受青睞、恢復快速。
品牌擴張和升級,是強者的制勝法寶,也是疫后酒店的發展趨勢。從新開業情況看,營收、凈利均實現顯著提升的首旅集團,僅三季度就增新店337家,其中,中高端酒店新開店94家,占新開店總房量比例提升至38.9%,呈現加速擴張態勢。
值得注意的是,酒店產品類型結構的向上提升已成為大趨勢。第三季度,錦江酒店集團新開業門店數前五的品牌,均為中檔、中高檔酒店。定位中高端酒店的君亭酒店也在三季度加速擴張,新增開業酒店17家、旗下酒店總數達到388家。
品質升級趨勢下,中高端市場正在成為增長主要引擎。營收“主力軍”也逐漸從經濟型、商務酒店,轉移到更多元、兼具商旅屬性的中高檔品牌。比如錦江集團就聚焦中高端品牌布局,在錦江酒店(中國區)的品牌矩陣中,中端及中高端以上品牌數占比已達80%,
首旅如家也在加速布局中高端,在三季度開業的337家新店中,中高端占比達38.9%,更推出了主打英倫風尚特色的如家精選4.0迭代產品,以滿足年輕消費群體的住宿偏好。
3.航空公司
旅客周轉量等核心指標大幅增長
國家民航局數據顯示,今年1-9月,國際航線旅客運輸量1861萬人次,只恢復至2019年同期33.26%。航空管家數據顯示,今年國際航班執飛量逐月恢復,1月執飛量僅為2019年同期8.13%,10月增至53.05%。
根據2023年第三季度財報數據,持有大量寬體機的三大航司扭虧為盈。中國國航(601111.SH)、南方航空(600029.SH)、中國東航(600115.SH)三季度分別實現凈利潤42.42億元、41.95億元、36.42億元。
分析人士指出,三大航司扭虧為盈,三季度運力投入和各項運營指標同比大幅增長,主要得益于國內航空客運市場在暑假、中秋國慶假期等出游旺季的市場回暖。
值得關注的是,三大航司9月份在運力投入、旅客周轉量等關鍵指標相較暑假期間均有一定程度的回落。以國航為例,該航司運力投入環比下降14.9%,旅客周轉量環比下降16.7%。
今年國慶黃金周,機票價格“跳水”反映出供需不匹配的矛盾。知情人士透露,由于暑運情況相對理想,對國慶假期的期待較高,但臨近黃金周發現預訂情況不及預期,且部分消費來自于今年春節期間未能實現的探親訪友需求被高鐵消化,機票需求較為疲軟。業內人士分析稱,價格下調是航司將大飛機挪至國內航線,致使運力過剩、上座率偏低導致的結果。
第三季度,三大航司國際航班恢復明顯,運力投入和旅客周轉量明顯提升。南方航空國際航線客運運力投入同比上漲580.07%,旅客周轉量同比上升733.02%,客座率同比上升15.08個百分點。國航國際航線客運運力投入同比上升936.3%,旅客周轉量同比上升1221.2%,客座率同比上升15.4個百分點。
中國民航局表示,三季度民航全行業完成運輸航空飛行340.9萬小時,同比增長73.4%,較2019年同期增長7.1%。
業內人士分析稱,民航市場恢復仍然需要過程,在供需持續轉好的情況下,運價有望保持上行趨勢,而國際航線的持續恢復也將有助于優化市場結構。然而第四季度處于傳統出游淡季,第四季度要保持第三季度的盈利水平并不容易。
4.景區
多家景區實現營收利潤超疫前水平
得益于旅游市場快速回暖,游客旺盛的需求得到釋放,國內多家大型景區在今年迎來了大量客流,特別是長達兩個月的暑期旺季,成了三季報中最大的亮點。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在10余家景區類上市企業公布的三季報中,九華旅游、長白山、黃山旅游、宋城演藝、峨眉山A等領漲,與2019年同比,實現營收與利潤雙增長。
九華旅游在上半年創下歷史同期最好業績。數據顯示,前三季度九華旅游實現營業收入5.62億元,同比增長118.44%;實現凈利潤1.52億元,同比增長15250%;前三季度營收和凈利已經雙雙超越了常規年份全年數據。前三季度長白山累計實現營業收入4.97億元,同比增長209.3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2億元,同比增長693.26%;扣非凈利潤1.5億元,同比增長639.81%。前三季度宋城演藝營收約16.18億元,同比增加316.7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7.87億元,同比增加938.93%。前三季度黃山旅游實現營業收入14.35億元,同比上升了138.93%;歸母凈利潤4.08億元,同比大幅扭虧。
從財報中不難發現,多家實現回血的景區類上市企業,緊跟消費需求變化,不斷實現產品創新。以九華旅游為例,雖然2023年前三季度景區內游客接待量尚未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平,但通過加速轉型,打造個性化“酒店+”產品如劇本殺、音樂會、下午茶等。與九華山景區不同的是,長白山景區的游客接待量已經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平,根據長白山管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長白山主景區共接待游客224.6萬人次,較2019年同期增長7.5%。在這背后,與長白山近年來不斷完善酒店、交通等旅游配套設施,不斷豐富避暑、冰雪等旅游產品,由“觀光游”向“休閑度假游”的轉身分不開。黃山方面,以景區內高端山宿業態為例,已由以往的“賣客房、賣餐飲”形式,已經逐漸演變成休閑度假模式,該模式下,高端復購比例呈不斷增長的趨勢。
今年暑期成為親子游、研學游最主要的釋放窗口,對景區類上市企業帶來了顯著的利好。中國旅游研究院發布的《2023年暑期旅游市場監測報告》顯示,今年暑期(6至8月),旅游市場復蘇繼續提速,多數目的地接待游客人數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國內旅游人數達18.39億人次、旅游收入達1.21萬億元。宋城演藝得益于今年暑期的旺盛需求,《麗江千古情》、《宋城千古情》單日演出場次創下新高,分別為10場、21場,其中7月1日—8月6日,《麗江千古情》演出254場,比2019年增加63.87%,景區接待游客數比2019年增長48.62%。
不過,仍有部分景區處于虧損狀態。以張家界為例,張家界2023年前三季度營收約3.27億元,同比增加202.45%,但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約4220萬元,主要受累于大庸古城公司。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上半年,大庸古城項目公司僅實現營收254.20萬元,凈虧損高達4936.17萬元,而在項目籌建之初,張家界對其的預期是年均實現營收4.96億元、凈利潤1.86億元。這也進一步提醒景區,業務擴容、產品創新是“制勝法寶”,但并不是“必勝法寶”,任何的轉型、創新都應當根據自身條件、市場環境進行布局,特別是投資額度大、回報周期長的項目,應當進行充分的市場論證。
轉自:南方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